我国专车监管终于开始破冰,上海出台新政不再限制私家车接入平台。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了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国内首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这是专车在国内诞生以来,专车作为公交,地铁,出租车之上的第四大出行工具身份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表明了政府和业界对交通领域移动互联创新的肯定和认可,专车也将有望寻得路径走向“合法”。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打车市场可谓一直是战火不断。2015年情人节滴滴和快的的牵手合并给打车市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专车作为一种进步的创新事物,改善了百姓出行,推动了中国城市交通的转型升级。专车服务满足市民出行方式的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的需求,是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引入了私家车车辆,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出行难问题。目前专车市场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市场,用户规模还很小,需要各家公司跑马圈地。
根据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此前发布的《2015年6月中国移动出行研究报告》,滴滴专车在国内主流安卓应用平台上的下载量超过了2亿次,远远超过了同行。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20日,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下载量为22905.44万次,把Uber、易到用车、神州专车、我有车等同行远远抛在后面,其中Uber安卓平台下载量均未超过1100万次,易到用车为644.45万次,神州专车、我有车则未超过200万次。
从活跃用户渗透率来看,滴滴专车以81.2%的渗透率居首,易到用车为15.8%,Uber为11.3%,神州专车为3.7%。比达咨询认为,滴滴专车凭借其在打车领域高的用户认知度和不断的高额补贴,促使活跃用户渗透率稳居首位。同时,滴滴专车通过制定专车领域相关服务标准,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同时高的活跃用户使其订单份额也是遥遥领先,高达80.2%。
评论